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 我国刑法对战时拒绝征召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

我国刑法对战时拒绝征召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16 18:18:22 浏览量:50

立案规定是行为人是需要无正当理由拒绝征召的,或者是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征召的。只要是行为人的行为达到了立案标准的,此时就是会被处罚的。如果是行为人战时拒绝征召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此时是要达到立案标准的


  一、我国刑法对战时拒绝征召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

  行为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二)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或者采取自伤、自残等方式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三)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第一款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战时拒绝征召罪的立案标准是没有任何正当理由逃避征召,以自伤、致残等方法逃避征召的,煽动别人逃避征召,或者造成了其他比较严重后果的,都已经构成了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战时拒绝征召罪的判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二、战时拒绝征召罪的构成要件

  1、罪体

  主体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主体是预备役人员。这里的预备役人员,是指编入民兵组织或者经过登记非预备役的人员,分为预备役军官和预备役士兵。

  行为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行为是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这里的征召,是指兵役机关依法的预备役人员发出通知,要求其按规定时间和地点报到,准备服现役的活动。军事训练,是指军事理论教育和作战技能教练的活动。拒绝征召、军事训练,是指接到征召、军事训练通知后,拒不报到或者拒不参加军事训练。逃避征召、军事训练,是指以谎报年龄、假装病残、外出藏匿、找人顶替等方法躲避征召、军事训练。

  时间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构成的特定时间是战时。

  2、罪责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的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

  3、罪量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罪量要素是情节严重。这里的情节严重,是指以暴力方法抗拒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经多次教育仍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因拒绝、逃避征召影响部队完成重要任务的等。

  我国的法律法规中不仅仅是规定了公民的权利的,此时也是规定了公民所必须要履行的义务,就比如说依法服兵役,此时是公民需要履行的法定义务之一,如果是自涉及到战争的时候,公民也是不得拒绝、逃避军事部队的征集的。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