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律师收费标准 > 律师代理费 > 民事诉讼法关于撤诉的规定(民事诉讼法撤诉法条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关于撤诉的规定(民事诉讼法撤诉法条有哪些)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8-14 16:09:20 浏览量:50

1. 民事诉讼法撤诉法条有哪些 2. 当事人撤诉的条件 3. 当事人撤诉的程序 4. 当事人撤诉的法律后果 5. 总结 民事诉讼法撤诉法条有哪些 在民事诉讼中,撤诉是一种常见的程序。 ...

民事诉讼法撤诉法条有哪些

在民事诉讼中,撤诉是一种常见的程序。

撤诉可以发生在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后,也可以发生在法院已经受理案件,但当事人选择不起诉的情况下。

本文将介绍民事诉讼法撤诉法条有哪些。

一、当事人撤诉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2条规定,当事人可以自案件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诉。

当事人撤诉的,另一方当事人应当书面同意。

当事人申请撤诉后,另一方当事人不书面同意或者人民法院不受理撤诉申请的,裁定驳回申请。

二、当事人撤诉的程序

  1. 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日内决定是否起诉。

决定是否起诉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等因素。

  1. 如果当事人决定不起诉,可以向法院提交书面撤诉申请。

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的方式包括手写、打印和发送电子邮件等。

  1. 法院收到撤诉申请后,应当审查是否合法。

如果撤诉申请符合法律规定,裁定准许撤诉,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1. 如果当事人的撤诉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法院应当拒绝批准,并告知当事人有权利向本院提起反诉。

三、当事人撤诉的法律后果

  1. 如果当事人的撤诉申请被批准,则法院不得对案件进行审理,也不得执行案件。

  2. 如果当事人的撤诉申请被拒绝,则法院可以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相应的裁定。

  3. 如果当事人的撤诉申请被批准,但案件尚未判决,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上诉。

如果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也可以不上诉,直接执行。

四、总结

本文介绍了民事诉讼法撤诉法条有哪些。

撤诉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常见程序,它可以发生在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后,也可以发生在法院已经受理案件,但当事人选择不起诉的情况下。

如果当事人决定不起诉,可以向法院提交书面撤诉申请。

法院收到撤诉申请后,需要审查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准许撤诉,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如果申请被拒绝,则法院可以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相应的裁定。

当事人撤诉的法律后果取决于申请的合法性和法院的裁定。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撤诉 诉讼法 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