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使用 > 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什么意思法律

1. 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什么意思法律 2. 一般禁止使用的标志 3. 与公序良俗相悖的标志 4. 与他人商标权冲突的标志 5. 6. 其他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情形 ...

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什么意思法律

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作为一种无形财产,具有识别、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功能。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符号、标识都可以作为商标使用。 我国商标法明确规定了一些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情况,以保护公众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以下将从法律角度对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含义进行解析。

一、一般禁止使用的标志

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1.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军徽;

2.具有误导性、欺骗性的标志,容易引起公众的误解或混淆;

3.侮辱、歧视他人的标志,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

4.容易产生误导或误认的标志,容易导致对产品或服务的混淆;

5.容易引起公众对商标持有人的误解,导致对商品或服务的错误评价。

以上禁止使用的标志都是基于对公众利益的考虑,旨在维护市场秩序,避免因商标使用而导致的误解、混淆或不公正竞争。

二、与公序良俗相悖的标志

涉及到公序良俗的商标标志,通常会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和争议。 我国商标法规定,以下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1.含有淫秽、恶俗、低俗等不良内容的标志;

2.涉及宗教、迷信、封建迷信等标志,容易引起社会不安;

3.侮辱、歧视特定人群、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标志;

4.违法、违规行为的标志,如毒品、赌博等。

商标作为企业形象的一部分,应当对公众形成正面、积极的印象,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律规定,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权益。

三、与他人商标权冲突的标志

商标法规定,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1.与他人已经注册或在先使用的商标相同或近似;

2.与他人享有知名度的商标相同或近似,容易引起错误的关联或混淆;

3.与他人的姓名、肖像权等个人合法权益相同或近似。

商标权属于独占性权利,使用他人已经使用或享有知名度的商标会造成混淆和误导,侵犯他人的商标权。 因此,不得将与他人商标权冲突的标志作为商标使用。

四、其他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情形

商标法还规定了其他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情形:

1.容易误导公众,使公众产生对商品或服务的错误期望或评价;

2.与公共利益相冲突,侵犯社会公共利益或法律禁止的行为;

3.损害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

这些情形涵盖了商标使用可能带来的各种不良后果,包括误导、混淆、侵权以及对公共利益和他人权益的损害。 商标作为商品或服务的标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共利益。

总结归纳

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意思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禁止使用的标志和情形,旨在维护公共利益和市场秩序。 这些禁止使用的标志和情形包括国家标志、误导性标志、侮辱他人标志、与公序良俗相悖的标志、与他人商标权冲突的标志等。 商标使用必须符合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保护原则,不得造成混淆、误导或侵权。 任何企业在进行商标注册时,都需要仔细遵守这些法律规定,确保自己的商标使用合法合规,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商标 意思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