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 保证期限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情形有什么?

保证期限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情形有什么?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12 20:38:53 浏览量:45

在保证期限内,由权利人提起诉讼的,可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由于不可抗力,导致双方当事人无法按时参与诉讼的,会出现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况,也就是说在保证的期限内,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都会出现。


  一、保证期限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情形有什么?

  (1)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以下三种:

  1.权利人提起诉讼;

  2.权利人在诉讼外向义务人提出权利要;

  3.义务人向权利人表示同意履行义务。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2)诉讼时效中止有以下条件:

  1.诉讼时效的中止必须是因法定事由而发生。这些法定事由包括两大类: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都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克服的客观情况;二是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

  2.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始产生中止诉讼时效的效力。

  3.诉讼时效中止之前已经经过的期间与中止时效的事由消失之后继续进行的期间合并计算。而中止的时间过程则不计入时效期间,为此,民法把时效中止视为诉讼时效完成的暂时性阻碍。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产生而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暂停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因不可抗拒力或其它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二、诉讼时效的法律特点有哪些?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在保证期限内,诉讼时效可以中断,也能中止,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就没有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是对义务人的保护,权利人必须存在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在诉讼时效期满之前,在于行使权利的事实,必须持续存在。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诉讼时效 中止 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