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聘请法律顾问 > 法律顾问收费标准 > 法定继承诉讼时效怎么理解的(法定继承诉讼时效怎么理解)

法定继承诉讼时效怎么理解的(法定继承诉讼时效怎么理解)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22 18:51:20 浏览量:45

法定继承诉讼时效是指在法定继承关系中,继承人对于获得继承权利的时效性。 这一时效的起算时间为遗产开始计算诉讼时效的日期,而诉讼时效的中断和延长条件则与别说相同。 对于继承人来说,法定继承时效的中断和延长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法定继承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继承权利。 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定继承人通过继...

法定继承诉讼时效是指在法定继承关系中,继承人对于获得继承权利的时效性。

这一时效的起算时间为遗产开始计算诉讼时效的日期,而诉讼时效的中断和延长条件则与别说相同。

对于继承人来说,法定继承时效的中断和延长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法定继承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继承权利。

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关系来继承遗产的一种法律制度。

在法定继承关系中,继承人的继承权利是基于法定继承顺序和法律规定的继承份额而获得的。

然而,由于法定继承程序的繁琐和复杂,继承人在获得继承权利时,常常忽略了时效的规定。

那么,法定继承诉讼时效怎么理解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法定继承时效的含义。

法定继承时效是指在法律规定的继承权利期间内,继承人享有的继承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经过一定期限未主张权利的情况下,丧失继承权利的法律保护。

也就是说,一旦继承人在法定继承时效期间内对继承权利提出异议,即使未进行法律诉讼,丧失丧失继承权利。

在法定继承关系中,时效的起算时间为遗产开始计算诉讼时效的日期。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遗产的诉讼时效为2年,从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但是,从继承人丧失继承权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再保护其继承权。

因此,如果继承人在丧失继承权之前未超过20年的时效,则丧失丧失继承权利,但是如果超过了20年,则丧失丧失追诉权。

在法定继承关系中,时效的中断和延长条件与别说相同。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丧失继承权。

但是,继承人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丧失继承权。

因此,如果继承人因正当防卫而中断或延长了时效,则无需承担责任。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在法定继承关系中,继承人应该了解并遵守法律规定的时效规定,及时行使继承权利,否则可能会丧失继承权利,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因此,继承人应当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继承权利。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