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法 > 抽逃出资的追诉期多少年(抽逃诉讼时效怎么算)

抽逃出资的追诉期多少年(抽逃诉讼时效怎么算)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26 15:38:00 浏览量:12

抽逃诉讼时效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可能导致法律后果严重。 那么,什么是抽逃诉讼时效呢? 本文将为您介绍。 抽逃诉讼时效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间内,当事人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虽履行法律义务但不足以保护其权益,从而导致其权利被剥夺或者丧失的行政行为。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2...

抽逃诉讼时效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可能导致法律后果严重。

那么,什么是抽逃诉讼时效呢?

本文将为您介绍。

抽逃诉讼时效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间内,当事人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虽履行法律义务但不足以保护其权益,从而导致其权利被剥夺或者丧失的行政行为。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也就是说,当事人必须在时效期间内提出请求,否则一旦超过2年,其权利将丧失。

但是,并不是所有情况都会导致抽逃时效的发生。

如果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间内,依法履行了法律义务,并且其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是由于他人的过失或者疏忽,则不会导致抽逃时效的发生。

另外,根据《民法通则》第141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例如自然灾害、战争、骚乱、通货膨胀等。

因此,当事人如果在时效期间内因不可抗力造成了损害,则不会导致抽逃时效的发生。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在时效期间外故意损害他人权益,或者因过失使权益丧失,则会导致抽逃时效的发生。

总之,抽逃诉讼时效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如果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间内发现了权益被侵害的情况,应该及时提出请求,并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您需要帮助,可以咨询当地的法律服务机构。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