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立案的诉讼时效是如何计算的? 公安立案是指公安机关对于刑事案件的立案,对于民事案件则是指对于民事案件的报案。 在公安立案的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时效规定,即法律规定的从报案到立案的期间为一年,但是报案后当事人在一年内向公安机关提出异议或者变更的,不受时效限制。 那么,公安立案的诉讼时效是如何计算的呢? 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在立案时需要对案...
公安立案的诉讼时效是如何计算的?
公安立案是指公安机关对于刑事案件的立案,对于民事案件则是指对于民事案件的报案。
在公安立案的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时效规定,即法律规定的从报案到立案的期间为一年,但是报案后当事人在一年内向公安机关提出异议或者变更的,不受时效限制。
那么,公安立案的诉讼时效是如何计算的呢?
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在立案时需要对案件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并在立好案件后向相关部门送达立案通知书。
在立案通知书送达后,当事人如果在一年内向公安机关提出异议或者变更的,不受时效限制。
如果当事人在立案后一年内向公安机关提出异议或者变更,但公安机关未作出处理或者未作出处理的,视为已超过时效。
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安机关立案时,如果当事人能够提供相关证据或者信息,使公安机关能够对案件进行调查,并且案件经过调查后证明有犯罪嫌疑的,公安机关可以在立案后一年内向当事人发出立案通知书,此时公安机关的立案不视为已过时效。
公安立案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但是报案后当事人在一年内向公安机关提出异议或者变更的,不受时效限制。
如果当事人在立案后一年内向公安机关提出异议或者变更,但公安机关未作出处理或者未作出处理的,视为已超过时效。
因此,在公安立案的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密切关注相关时效规定,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提出异议或者变更。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