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如何计算诉讼时效期限为正文: 作为律师,我们需要经常处理各种法律事务,其中一些涉及到诉讼或仲裁。 在处理这些事务时,我们经常会涉及到诉讼时效期限的问题。 那么,律师如何计算诉讼时效期限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法律规定中诉讼时效期限的基本概念。 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民法通则所称的“期间”为一年,但是法律规定或者当...
作为律师,我们需要经常处理各种法律事务,其中一些涉及到诉讼或仲裁。
在处理这些事务时,我们经常会涉及到诉讼时效期限的问题。
那么,律师如何计算诉讼时效期限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法律规定中诉讼时效期限的基本概念。
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民法通则所称的“期间”为一年,但是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顺延至特定的期间开始的,期间也可以顺延。
因此,律师需要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协议来确定时效的起算时间。
其次,律师需要计算出过去十二个月的时效期间。
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民法通则所称的“过去十二个月的期间”为最近十二个月的期间,从最后一期开始计算。
例如,如果某个案件在2022年1月1日受理,2022年2月11日起诉,那么该案件已经超过12个月的时效期间,需要重新计算时效期限。
最后,律师需要计算出时效中断或中止的情况。
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时效的中断是指在时效期间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而使时效中断。
例如,如果因为自然灾害或者人为原因,使得案件无法进行诉讼,那么时效中断。
另外,根据《民法通则》第138条的规定,时效的中止是指在时效期间期间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而使时效中止。
例如,如果因为疾病或者家庭紧急情况,使得案件无法进行诉讼,那么时效中止。
如果时效中止期间结束后,中止时效的情况仍然存在,那么时效将重新计算。
总之,律师需要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协议来确定时效的起算时间,计算出过去十二个月的时效期间,并考虑时效中断或中止的情况,从而确定整个时效期限。
如果有任何疑问,律师可以向客户提供咨询,帮助客户计算时效期限。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