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事案件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2. 民事案件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3. 以上法律规定表明,民事案件诉讼时效的规定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民事案件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民事案件诉讼时效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对于享有权利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向法...
民事案件诉讼时效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对于享有权利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向法院提出诉讼时,必须超过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间,法院不再受理该案件的法律制度。
民事案件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18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合同法》第121条规定: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间内行使。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消费者享有享有消费者民事权益,应当自受到损害之日起3年内,向经营者主张赔偿未获得赔偿的,有权在法律适用的规定范围内要求经营者履行和解、调解或者诉讼的权利。
《著作权法》第20条第3款规定:著作权人依法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期限权等。
其中,保护期限权是指著作权人享有的自作品创作之日起50年内的修改权、保护期限权。
民事案件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根据法律规定,民事案件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为当事人主张权利的时候。
民事案件诉讼时效的中断: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一方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间内行使权利,并且获得胜诉权,则可以请求法院中止时效或者恢复时效。
民事案件诉讼时效的限制: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享有权利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超过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间,法院不再受理该案件的法律制度。
以上就是关于民事案件诉讼时效如何规定的全文内容。
在法律适用的规定范围内,当事人应当享有自受到损害之日起3年内,向经营者主张赔偿未获得赔偿的,有权在法律适用的规定范围内要求经营者履行和解、调解或者诉讼的权利。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