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规定 2. 民事纠纷诉讼时效的规定 3. 民事纠纷诉讼时效的限制 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规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事纠纷也日益增多。 在民事诉讼中,民事纠纷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民事纠纷诉讼...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事纠纷也日益增多。
在民事诉讼中,民事纠纷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民事纠纷诉讼时效的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其中,法律另有规定的包括: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除此之外,根据《民法通则》第142条的规定,下列民事纠纷的时效为三年:
因重大误解形成的民事纠纷;
在法律上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损害后果却没有预见到的民事纠纷;
故意损害他人民事权益的。
需要注意的是,民事纠纷的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当事人不知道其权利被侵害的,时效期间从当事人发现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虽然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但是根据《民法通则》第143条的规定,下列民事纠纷的时效为一年: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
在履行期限到来之前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造成他人损害的。
此外,根据《民法通则》第155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使民事纠纷的时效中断的,应当及时应当及时通知对方。
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避免中断的,中断时效的时效期间从约定的期间中断。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