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费 > 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计算的(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计算的(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8-13 16:42:00 浏览量:17

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是指民事纠纷当事人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时效条件,否则丧失诉讼或者仲裁资格。 在计算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纠纷类型:不同类型的民事纠纷需要的时效也不同。 例如,个人之间的合同纠纷需要满足2年的时效,而公司之间的合同纠纷需要满足10年的时效。 ...

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是指民事纠纷当事人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时效条件,否则丧失诉讼或者仲裁资格。

在计算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纠纷类型:不同类型的民事纠纷需要的时效也不同。

例如,个人之间的合同纠纷需要满足2年的时效,而公司之间的合同纠纷需要满足10年的时效。

  1. 纠纷当事人:如果纠纷的当事人一方是个人,另一方是公司或者其他组织,则时效的计算需要考虑个人主体的特点。

个人主体的时效为2年,而公司或者其他组织主体的时效为10年。

  1. 争议发生时间:民事纠纷的时效从争议发生之日起计算。

如果争议发生时间不明确或者没有争议,则可以按照争议发生时间最近的时间点计算。

  1. 是否经过仲裁或者调解:如果民事纠纷已经通过仲裁或者调解解决,则时效的计算需要按照仲裁或者调解协议约定的仲裁或者调解时间计算。

  2. 其他因素: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民事纠纷诉讼时效的计算,例如争议金额、争议内容等。

在计算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如果当事人没有在时效内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则丧失诉讼或者仲裁资格。

为了避免丧失诉讼或者仲裁资格,当事人应该及时了解民事纠纷诉讼时效的规定,并按照规定计算时效。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诉讼时效 民事纠纷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