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法典中诉讼时效为3年 2. 民法典中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 3. 民法典中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 民法典诉讼时效是什么? 随着2021年民法典的颁布,我们再次迎来了一项全新的法律条款——诉讼时效。 虽然这一条款在民法典中并非首次出现,但它对于现实生活...
民法典诉讼时效是什么?
随着2021年民法典的颁布,我们再次迎来了一项全新的法律条款——诉讼时效。
虽然这一条款在民法典中并非首次出现,但它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企业和公民而言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民法典诉讼时效的相关内容。
在民法典中,诉讼时效的规定为3年,自债权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之日起计算。
这意味着,如果企业在3年内没有向债权人提出诉讼或申请仲裁,那么它的负债权益就被视为未到期,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企业还款。
如果企业在3年后仍然没有向债权人提出诉讼或申请仲裁,那么它的负债权益就被视为已过时效,债权人不能再要求企业还款。
在民法典中,诉讼时效也可以中止和中断。
当企业遇到紧急情况,如自然灾害、第三人侵权等,可以在法律规定的中止和中断期间内行使请求权,但中止和中断期间不得超过2年。
如果中止和中断期间结束后2年内,企业仍未行使请求权,那么中止和中断期间的费用将由企业承担。
在民法典中,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也进行了规定。
如果债权人在债务到期前180天未通知债务人,那么债务的诉讼时效将自债务到期之日起中断。
如果债权人在债务到期前360天未通知债务人,那么债务的诉讼时效将自债务到期之日起中止。
如果企业在3年内向债权人发出书面通知,并在书面通知上注明债务已到期或者已中断,那么债务的诉讼时效将自书面通知到达债权人之日起重新计算。
民法典中的诉讼时效为3年,可以中止和中断,并且计算方法也进行了规定。
这一条款对于企业和公民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债务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