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法典中的诉讼时效为3年 2. 民法典中的诉讼时效可以因权利人的行为而中断 3. 民法典中的诉讼时效可以延长 民法典的诉讼时效是什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其中,民法典作为我国民事法律的最新一部...
民法典的诉讼时效是什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其中,民法典作为我国民事法律的最新一部,自2021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
民法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诉讼时效的延长,这对于企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民法典的诉讼时效是什么。
在民法典中,时效的起算时间为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年内。
如果权利人未及时行使权利,则时效的期间为3年,权利将丧失丧失丧失法律保护。
在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期间内,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时效中止;
在中止时效期间,权利受到侵害的,中止时效的期间为1年。
如果没有中止时效的情形,时效将重新起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权利人在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年内未行使权利,但通过行使权利的方式使侵害行为消灭或者无法继续侵害的,不受时效限制,此时时效的期间视为不定期时效。
在民法典中,时效可以因权利人的行为而中断。
例如,权利人采取积极的措施使权利受到侵害的行为无效,或者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使权利受到侵害的行为消灭的,时效中断。
如果权利人在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3年内通过请求赔偿、支付利息等方式使侵害行为消灭或者无法继续侵害的,时效也将中断。
在民法典中,时效的期间也可以延长。
如果权利人在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3年内未行使权利,且经过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使侵害行为消灭的,时效可以延长为3年。
此外,如果权利人因正当理由未行使权利的,也可以申请时效中止,中止时效的期间为1年。
综上所述,民法典的诉讼时效为3年,但可以因权利人的行为而中断,也可以延长为3年。
企业和个人应当注意维护自己的权益,及时行使权利,避免时效丧失丧失法律保护。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