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费 > 民法民事诉讼时效(民法诉讼时效属什么权利)

民法民事诉讼时效(民法诉讼时效属什么权利)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8-13 19:16:20 浏览量:17

民法诉讼时效是维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原则,属于一种权利。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当事人享有的权利有50种,其中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等。 然而,民法诉讼时效却对这些权利进行了区分和规定。 其中,对于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等长期权利,规定了3年的时...

民法诉讼时效是维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原则,属于一种权利。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当事人享有的权利有50种,其中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等。

然而,民法诉讼时效却对这些权利进行了区分和规定。

其中,对于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等长期权利,规定了3年的时效,即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年内没有主张权利的,权利消灭。

对于其他权利,规定了2年的时效,即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2年内没有主张权利的,权利消灭。

民法诉讼时效的作用在于保护当事人在权利被侵害后及时采取法律行动,避免权利的丧失。

如果当事人在权利被侵害后超过2年未主张权利,则视为其放弃该权利,法律将不再保护。

这有助于促使当事人在发现权利受到侵害时及时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长期积累的矛盾和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民法诉讼时效并非适用于所有权利,只有对于长期权利,才规定了3年的时效。

对于其他权利,虽然规定了2年的时效,但如果其权利并非长期权利,或者当事人在权利被侵害后及时采取了法律行动,超过了2年的时效期限,仍然可以保护其权利。

因此,民法诉讼时效是维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原则,适用于多种权利,但仅限于长期权利。

当事人应当了解自己的权利,在发现权利受到侵害时及时采取法律行动,避免超过时效期限,丧失法律保护的机会。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诉讼时效 民法 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