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费 > 民法的诉讼时效如何算年限呢(民法的诉讼时效如何算年限)

民法的诉讼时效如何算年限呢(民法的诉讼时效如何算年限)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8-13 19:18:00 浏览量:25

1. 民法的诉讼时效如何算年限 2. 民法通则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如下: 3. 民法通则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计算年限为: 民法的诉讼时效如何算年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民法通则的颁布实施已经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其中,民...

民法的诉讼时效如何算年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民法通则的颁布实施已经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其中,民法通则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成为了许多企业和公民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民法通则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以及如何计算诉讼时效的年限。

什么是民法的诉讼时效?

民法的诉讼时效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国家机关或者民法总则所管辖的国家机关的上一届机关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期限。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民法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通则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如下:

  1.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身体受到伤害导致严重伤害的,诉讼时效为两年。

  1. 因防止、减少损害而采取措施,要求对方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2. 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3.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或者处罚提出异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是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对超过时效的民事案件不受理,并会向当事人发出提示函。

因此,在发生争议时,应尽早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以避免因超过时效而失去胜诉权。

如何计算诉讼时效的年限?

民法通则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计算年限为:

  1.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从受到伤害之日起计算;

  2. 因防止、减少损害而采取措施,要求对方赔偿的,从措施实施之日起计算;

  3. 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起诉或者申请仲裁之日起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从起诉或者申请仲裁之日起向前计算满两年,就算过了时效。

如果对方在时效期间内未提出异议,视为其同意继续履行,否则会丧失胜诉权。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当事人未在时效期间内提出异议,即使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期限,也不会丧失胜诉权,此时可以主动撤诉。

如果当事人在时效期间内提出异议,但未能就争议达成和解协议,那么即使超过了两年的仲裁期限,也不会丧失仲裁裁决的执行力,仍然可以在仲裁机构申请执行。

民法的诉讼时效对于企业和公民非常重要,如果超过了时效,将丧失胜诉权或者强制执行权。

因此,当发生争议时,应尽早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以避免因超过时效而失去胜诉权。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诉讼时效 民法 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