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专利法 > 专利保护 > 外观专利保护以什么为准(外观专利保护以何为准法律)

外观专利保护以什么为准(外观专利保护以何为准法律)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9-28 16:04:20 浏览量:48

1. 外观专利保护以何为准法律 2. 外观新颖性 3. 外观创作性 4. 外观功能性 5. 审查和保护程序 6. 总结归纳 外观专利保护以何为准法律 ...

外观专利保护以何为准法律

外观专利是指对产品外观特征的保护。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外观设计成为了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保护创新设计,各国设立了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护外观设计的专属权益。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外观专利保护的准则和法律依据。

一、外观新颖性

外观设计的新颖性是外观专利保护的首要条件。 根据中国专利法,外观设计应当具有“新颖性”,即在同一类产品中,该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之前未被公开。 此外,在申请外观专利时,申请人还应遵循“不满一年公开原则”,即在一年内未对外公开。 这旨在保护创新设计者的权益,鼓励创新。

相比之下,美国专利法对新颖性保护的门槛更高,要求外观设计在申请之前从未“出售或公开使用”。 这意味着即使外观设计仅在企业内部使用,也可能导致丧失新颖性。 因此,企业在设计新产品时,应注意保密措施,以免影响后续的外观专利保护。

总而言之,外观设计的新颖性是外观专利保护的重要依据,企业应提前做好市场调研和保密工作,以确保申请外观专利的有效性。

二、外观创作性

除了新颖性,外观专利还要求具备创作性。 创作性要求外观设计在整体外观上要有独特之处,不能是已知或常见的外观特征。 在审查过程中,专利局会比较申请的外观设计与已有的外观设计,判断其是否有显著差异。

例如,一家汽车制造商在设计新款汽车时,将其突显的线条和造型与现有汽车明显区分开,使其独具一格,有可能满足创作性的要求。 而仅仅将轮胎的大小和车身的颜色稍作调整,很可能无法取得外观专利保护。

因此,在进行外观设计时,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创意,注重营造独特的外观特征,以增加外观专利保护的可能性。

三、外观功能性

外观设计的功能性是指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非仅仅作为艺术品存在。 根据中国专利法,外观设计不仅要有装饰性、观赏性,还要具备一定的实用功能。 这意味着外观设计不能仅仅是装饰性的外观造型,而是应当有一定程度上的实用性。

在审查时,专利局会综合考虑外观设计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例如,一款手持式电动清洁设备的外观设计,除了外观上的新颖和独特,还要具备便携性和易操作性等实用性特征,才能更容易获得外观专利的保护。

企业在进行外观设计时,应当注重外观设计的实用性需求,使产品的外观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期望,提高申请外观专利保护的成功率。

四、审查和保护程序

外观专利保护的申请和审查程序是保障专利权利的重要环节。 在中国,外观专利的申请和审查程序相对较快。 一般情况下,外观专利的申请可以在公告前取得实质审查和授权,整个过程较快,一般不超过1年时间。

在审查过程中,申请人应提供清晰的外观草图和设计说明,以便审查员理解申请的外观设计。 此外,如果外观设计有关于颜色、动态效果或者特定材料的要求,也应在申请中详细说明。

一旦获得外观专利保护,企业需要及时支付专利年费并进行维护,以确保专利的有效性和权益的保护。

总结归纳

外观专利保护以新颖性、创作性、功能性为准法律,对外观设计具有独特和实用性的要求。 申请外观专利需要保密和提前进行市场调研,注重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意性。 外观设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用性,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期望。 在申请和审查过程中,企业需要提供清晰的外观草图和设计说明,并在获得专利后及时支付年费维护权益。 总之,外观专利保护为创新设计者提供了权益保护和市场竞争优势,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