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法 > 撤诉后时效如何计算?(撤诉后诉讼时效中止怎么算)

撤诉后时效如何计算?(撤诉后诉讼时效中止怎么算)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7-26 16:22:20 浏览量:13

撤诉后诉讼时效中止怎么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法院的撤诉情况。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想要撤销自己的诉讼,比如觉得诉讼费用过高、案件审理时间过长、或者对案件的判决结果不满意等等。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了解撤诉后诉讼时效中止怎么算。 撤诉是指当事人在法院的指导下主动放弃自己的诉讼权利,并书面撤诉。 撤诉后,案件的审...

撤诉后诉讼时效中止怎么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法院的撤诉情况。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想要撤销自己的诉讼,比如觉得诉讼费用过高、案件审理时间过长、或者对案件的判决结果不满意等等。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了解撤诉后诉讼时效中止怎么算。

撤诉是指当事人在法院的指导下主动放弃自己的诉讼权利,并书面撤诉。

撤诉后,案件的审理程序继续进行,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已经消灭。

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在诉讼期间,当事人可以行使下列权利:(一)撤诉;

(二)申请书签、调解书、裁定书;

(三)申请司法拘留;

(四)请求延期审理;

(五)提出上诉。

当事人行使前款规定的权利时,必须书面通知人民法院,并按人民法院的要求提交书面答辩状。

撤诉后,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消灭,但根据《民法通则》第141条的规定,在诉讼期间,当事人可以行使下列权利:(一)申请执行;

(二)提出赔偿请求;

(三)请求延期执行;

(四)提出中止执行、恢复执行或者撤销执行的申请。

在撤诉后,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消灭,但是时效并没有中断。

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但是,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判决后裁定撤销案件或者人民法院按程序终结案件的,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如果当事人在撤诉后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已经中止,那么时效中止的计算时间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计算。

如果当事人在撤诉后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已经中止,但是尚未丧失丧失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权利,则时效可以重新计算。

总之,撤诉后时效中止的计算时间,取决于当事人在撤诉后是否丧失丧失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权利。

如果当事人丧失丧失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权利,则时效中止的计算时间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计算;

如果当事人尚未丧失丧失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权利,则时效可以重新计算。

因此,在撤诉后,我们需要及时关注自己的时效情况,并尽快提出相关请求,避免丧失丧失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权利。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撤诉 诉讼时效 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