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儿童个人信息权益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基本案情】某公司开发运营了一款知名短视频应用类软件。该App在未以显著、清晰的方式告知并征得儿童监护人明示同意的情况下,允许儿童注册账号,并收集、存储儿童网络账户、位置、联系方式,以及儿童面部识别特征、声音识别特征等个人敏感信息,并向具有浏览儿童内容视频喜好的用户直接推送含有儿童个人信息的短视频,用户点击“关注”后即可与儿童账号私信联系,并能获取其...
侵犯儿童个人信息权益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基本案情】
某公司开发运营了一款知名短视频应用类软件。该App在未以显著、清晰的方式告知并征得儿童监护人明示同意的情况下,允许儿童注册账号,并收集、存储儿童网络账户、位置、联系方式,以及儿童面部识别特征、声音识别特征等个人敏感信息,并向具有浏览儿童内容视频喜好的用户直接推送含有儿童个人信息的短视频,用户点击“关注”后即可与儿童账号私信联系,并能获取其地理位置、面部特征等个人信息。徐某收到该App后台推送的含有儿童个人信息的短视频,通过其私信功能联系多名儿童,并对其中3名儿童实施猥亵犯罪。检察院在办理徐某猥亵儿童案时发现该公司侵犯儿童个人信息线索,遂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调查,收集到了数百名儿童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犯的证据。后检察院向互联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裁判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该App的行为致使众多儿童个人信息权益被侵犯,相关信息面临被泄露、违法使用的风险,给儿童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其行为违反了《民法典》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规定,被告也对公益诉讼诉求均予以认可。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一是被告停止对儿童个人信息权益的侵权行为,对涉案App按照双方确认的整改方案、时间推进表执行整改;二是被告完成整改后,对整改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估,并向公益诉讼起诉人、人民法院出具报告书;三是被告将整改方案及整改完成情况报送网信部门,接受审查;四是被告在公开发行报纸及涉案App首页公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零六条: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相关组织和个人未代为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督促、支持其提起诉讼;涉及公共利益的,人民检察院有权提起公益诉讼。
《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
第四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发布、传播侵害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的信息。
第九条: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转移、披露儿童个人信息的,应当以显著、清晰的方式告知儿童监护人,并应当征得儿童监护人的同意。
第十四条:网络运营者使用儿童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约定的目的、范围。因业务需要,确需超出约定的目的、范围使用的,应当再次征得儿童监护人的同意。
【律师提醒】
为了给未成年人提供全面综合保护,检察机关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网络平台完善管理,提出具体要求,网络运营者也应依法履行网络保护义务,促推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
收藏本文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